国安全险多少钱(安全保险多少钱)

05-08 体育 投稿:莪会很开心
国安全险多少钱(安全保险多少钱)

我骄傲,我是稷山人

——浪迹京城游子后稷故里大巡礼


记得当年一代硬笔书法大家庞中华曾信口旦旦赋诗一首《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而作为一介布衣和凡夫俗子,我却要荣幸和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稷山人!”

作为“北漂打工一族”多年的一名正宗正统稷山籍子弟,身在他乡重新回头审视和端详后稷故里,大有“生在宝山不识宝”和“不识宝山金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的生身之地——山西省稷山县,到底好在哪儿、牛在哪儿?且听我向您一一道来。

县名的由来。稷山,”邑以稷山名,以后稷始播百谷于兹也。“古属冀川,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置”高凉邑“,公元598年改称稷山县至今。

稷山县是中国农业的发祥地,天下粮仓源稷山。

2012年3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该报记者孔晓宁、黄抗生采写的长篇通讯《天下粮仓源稷山》,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国内外80多家报纸、网站纷纷转载。

稷山县是华夏农祖后稷故里,又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境内代表文物有最大的祭祀后稷庙宇稷王庙和最大的土塑释迦牟尼像。稷山县是晋南商贸重镇,素有”晋陕豫交界的小天津和旱码头“之称。

稷山县有闻名的阳城走兽、高台花鼓等文化精品,形成了彩印包装、仿古工艺、螺钿漆器、杨赵灯笼等文化品牌。2012年,稷山县围绕建设稷王文化名城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具有稷山特色先进文化,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圈”(稷王文化大中轴,历史人文景观带,汾河谷农耕文化景观带,纸包装文化产业圈,手工艺文化产业圈,文化旅游产业圈)。

2015年1月11日,中国生肖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中国生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稷山县召开。该中心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山西省稷山县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国民俗学会下属的二级专业研究机构,意欲打造成为国内最高层次、最权威的生肖文化研究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与时任稷山县委书记乔登州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与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等共同开通了“中国生肖文化网”。

2019年,全县旅游总收入21.85亿元,增长14.0%,接待旅游者274.82万人次,增长13.0%。

2019年3月,位列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1年4月,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13年,稷山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值达3亿元以上,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县“称号。2019年,全县国家级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获农业部审批。

2000年,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联合命名稷山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2004年, 稷山县荣获”全国红枣产业十强县“称号。

2017年6月,稷山县板枣生产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西省首例。2019年7月,在国家农业部公布的36个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稷山板枣名列其中,位居第五位。这在山西省仅此一家。

稷山县系全国卫生红旗模范县,太阳村更是名扬中外。任全保的“长效麻醉剂”“母痔基底拧化疗法”和杨文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花脓性骨髓炎治疗法”等研究成果,皆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稷山县人民医院,是全省目前唯一的县级“二甲”医院。至2013 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19个,正式编制人员9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54人,医疗床位1725张,千人平均床位5.4张。

稷山建成全国蛋鸡产业基地,蛋鸡存栏1350万只,年供应市场鲜蛋11.96万吨,稳居山西全省第一。

北京有稷山村,上海有稷山路,运城有后稷街。

中国名枣板枣居首,中国板枣唯稷山(具体介绍和殊荣详见后文“板枣之乡”一章)。

稷山千树枣,抵过万户侯。

地肥水美六谷香(因为在历史上灾荒年,板枣曾被作为急救粮供给饥民,所以在稷山县当地,亦把板枣称之为”谷“)。

稷山县的地理环境:立足汾河南北两岸,扎身稷吕南北二山。

基本概况:

县城建设:布局合理,初具规模。开通三街三路,建有大型文化广场一座、花园3座。供水、供电设施齐备。现代与传统兼容并蓄,整个县城亮丽典雅、特色鲜明,达到了绿化、美化、香化、亮化,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2013年,稷山县”三城联创“成效明显:实施11项联创达标工程,总投资3.3亿元,开展了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生态县城创建活动。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总投e资12.98亿元,大佛北路、稷王路改造、体育路、文化路等城建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完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增绿化面积27.8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6.2%。2019年,全县公园绿化总面积5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0平方米。县城绿地总面积272.2万平方米,绿地率30.7%,绿化覆盖总面积345.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0%。2019年,全年全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347.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100%。县城环境空气PM2.5实现自动监测,全年2级以上良好天数稳定在135天以上。汾河柴村桥断面8次达到V类,4次超标。


沧桑稷山


史上著名的“玉壁之战”


玉壁之战,是一次古代规模较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其惨烈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经典的以寡胜众的城防战——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玉壁城

北朝时期,高凉郡县,是我国中原文化与北部草原游牧文化的融合地带,它位于吕梁山南部,南为峨嵋塬台地,汾水自东经高凉(今山西稷山县)、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二县中部,折南流入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向西注入黄河,一向为河东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东西魏时期,因玉壁地处军事割据边缘地带,战略地位遽然提高,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玉壁城,位于高凉郡境内的黄河之东,汾水南岸的峨嵋塬北缘,即今稷山县城西南6公里的白家庄村北。城始建于西魏大统四年(538),北周保定二年(562)置勋州,至北周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城始荒废。东西两侧临深沟巨壑,南部有一狭窄道路可通向河东的腹地,北部崖下为汾河滩地,地势突兀,险峻天成,易守难攻。古时南北大道从城中穿过,西、北、东三面绝壁环绕。北朝时期玉壁城处于东魏与西魏的分界地带,镇控南北通衢,对西魏来讲是都城长安的河东屏障,对东魏来讲是进入关中的重要关隘。西魏有玉壁而国安,东魏得玉壁而霸北方。东魏兴和四年(542年)、武定四年(546年),高欢曾两度率重兵攻打玉璧,皆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后一次,“顿军五旬,城不拔,死者七万人”,致使高欢“智力俱困,因而发疾”,还师晋阳后于第二年正月病故。


玉壁城遗址由内外城组成,其城址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36万平方米。内城位于南部,能够看到当年的城廊大都废圮无存,只有北、南两处尚有夯土筑成的残垣断壁。城南残垣高0.8-3米。据实地考察者目击,发现这些夯土都是自下而上倒夯而成,与今人夯土操作习惯正好相反,遥想古人当时是如何打夯筑墙的,真是匪夷所思。在南城墙入口的西侧,有两处地形高、墙基厚、顶面呈凸形的地方,如今荒草野蒿横生疯长。据说,这两处就是当年西魏守城主将韦孝宽下令缚木连接建高楼以抵御来犯之敌东魏高欢大军筑土山欲乘之而入的地方。城北部有一条土岗,高约3米,宽约10米,长约100余米,平面为拱形,当地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圈椅背”。据说,这个圈椅背上,原有一座宫殿式建筑,可能是韦孝宽的指挥所或勋州官署之所在。


玉壁城东北角,原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下,直达汾河,据传其为玉壁城的“饮马道”。城的北面和西面,原先各有一个平顶土丘,与城相连,昔日均为城堡,无门,从暗道而入。后因高崖坍陷,城堡无存,暗道也不复再有。据说这城堡原为城防碉堡,也有人说是瞭望哨堡,用以观察效果动向,或称报警台。


城东沟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口,人望可见,黑幽幽的,入口处塌土甚多,原来弯腰可进,如今仅可缩身钻入。据当地人说:原地道内宽约三尺,高约四五尺,可容一人行走。至于该地道的来源和所属,一种说法是,该通道是当年玉壁大战时韦孝宽命人专修的,从城内一直通到距城东十里左右的吴壁村。因为韦孝宽夫人系当时的皇姑(这一事实有待考证),其娘家就在吴壁村。修此暗道,以备战事吃紧时,让皇姑从玉壁城通过暗道安全转移。据史料记载,确有“玉壁大战结束后东魏曾向西魏遣返皇姑”之一说,但此皇姑是否韦孝宽夫人,不得而知。更多的人则认定,此地道是从东往西而凿,当为东魏高欢攻打玉壁城时命人挖的,即所谓“穿地取尔”之军事战术。据实地考察者顺着这个地道口从崖上直线循迹,果然看到城西沟沿半腰处也有一地道口,正是嶙峋白骨堆积处,正好印证了当年韦孝宽令西魏士兵挖堑壕、点柴火、斩杀熏死从地道而入的东魏士兵这一史实。这个地道,是南北朝时期攻坚战的历史见证,也是迄今我国时间较早、保存较好的古代地道战的实物遗存。

玉壁城遗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个万人冢,俗称“万人坑”。为当年高欢攻城将士“死者7万人,聚为一冢”之处。它位于“圈椅背”右前方六、七十米的城西北沟沿断崖处,直径约3米,深8米,实际上是一座大型灰坑,犹见白骨累累,叠放横陈,使人望之不禁毛骨悚然,寒意顿生,第一时间联想到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和“南京大屠杀”等阴森杀戮场面。据说这个“万人冢”原先是黄土覆盖着的,后因年久水土流失,白骨露野,让人惨不忍睹,不禁黯然神伤。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年“东魏苦攻凡五十日,士卒战及病死者七万人,共为一冢。”“一将功成万骨枯”,此地空余万人家。遥想当年那些血气方刚的健儿男子,别离家乡,远征作战,捐躯沙场,饮恨玉壁,他们真的是:可怜玉壁坑中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至今已过1400 多年,尸骨未能入土为安,亡魂未能还乡归祖,甚至连一个普通名字也未给后人留下,将士们九泉有知,宁不悲乎、痛乎?!每念至此,怎不让人潸然泪下,慨叹命运无常,长天不公!难怪清代稷山县令顾涞来稷赴任不久即到此吟诗凭吊曰:“玉壁城边旧战场,到今成败一苍凉。金风飒飒呤秋垒,月冷云迷草不霜。”(“玉壁秋风”为稷山县古八景之一。每至深秋,它处草木摇落,独此草青叶绿,不见霜色。有解说曰:“英雄敌忾,不即湮灭,千载之下,勃然犹存”,故秋霜不忍袭玉壁。)外城位于北部,墙体无存,在外城北端崖下,有一座平顶土丘,经考察确定为东魏高欢攻打玉壁城时所堆积的土山,城东沟里半坡地方有地道直通玉壁城下,与文献记载相符。

玉壁城地形险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保护玉壁城,对研究我国政治史、民族史、军事史、经济史、地理变迁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壁古战场遗址所在,虽然当地人早有传闻,但一直没有确切定论。直到1999年9月新华社发出消息称:经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靳生东、谢鸿禧长期考察研究,确定玉壁古战场就在山西省稷山县太阳乡白家庄一带。

再看玉壁城遗址,入口处虽然立着文物保护石刻标志,但除此之外,再无任何防护措施。遗址触目可见附近村民在此烧砖、养鸡和土法炼油的痕迹,特别是一些人发财心切,削崖取沙,已渐渐逼近玉壁城遗址,再不阻止,势必有一天遗址将丧失殆尽!城垛古垒夯土处,因为不时有人取土、砍柴,遗迹亦日渐不保。

(二)、大统八年高欢初攻玉璧

西魏大统八年(542年)八月,高欢自晋阳率大军沿汾水谷道南下,至绛州(今新绛)折西,连营四十里至玉璧城下。西魏丞相宇文泰使儀同三司王思政镇守玉壁,并对王思政诏加都督汾(治今山西汾阳)、晋(治今山西临汾)、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诸军事。十月己亥日,东魏丞相高欢派人劝说王思政投降,王思政不受。高欢令大军围玉壁,连续攻城九天,战事进行得相当激烈,面对一浪狠似一浪潮水般的攻城部队,玉璧城依旧岿然不动。此时天逢大雪,东魏军城外野战,士卒饥冻,死伤惨重。同时,西魏宇文泰亲率大军渐渐从各个州县合围过来,战机已经丧失,高欢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高欢初攻玉壁以失而告终。

(三)高欢城

高欢城址又名“高欢寨”,俗称“南阳堡子”,它位于稷山县南阳村北约1000米处。据清康熙四十七年版《平阳府志》记载:“东魏高欢筑与西魏韦孝宽对敌处,南隔汾水与玉壁城相望。”该城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约215米,分布面积7万平方米。墙体夯筑,东墙中部设一城门。

高欢城址为一座北朝军事城堡遗存,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对研究我国的北史、兵法和古代战争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2010年5月26日稷山县人民政府公布高欢城址为文物保护俺单位。

(四) 大统十二年高欢再攻玉壁

大统十二年(546)八月,并州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时,推荐他手下都督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东魏丞相高欢,则在汾北筑城即“高欢城”,以此为依托隔汾水与玉璧城对峙。九月,高欢举全国之兵,连营数十里再次围攻玉璧,双方分别从空中、地面、地道进行立体攻战和防守;攻城手段,计有垒土山攻城、凿地道地下进攻、移汾水之道断绝水的供应、造锐利攻车攻城、油火攻城、人质威胁等,使用战术可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战术内涵亦为古代战争史上最丰富、最齐全,同时采取了军事进攻、政治瓦解等战术。双方苦战六旬,以西魏玉壁要塞坚不可摧,东魏士卒死逾七万,合埋一坑,此时天降陨石于东魏军营,突如其来的爆炸,战马齐鸣,士卒们陷入恐惧、绝望、悲伤的气氛之中。西魏借机为瓦解敌人军心,趁机大肆渲染高欢已经中箭身亡的谣言,高欢突发疾病,下令撤军,最终以东魏失败而告终。

(五)千古绝唱《敕勒歌》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不计其数。中国历史上的民歌,浩如烟海。但因一场战争而得以流传下来的民歌,鲜见于史册。《敕勒歌》,正是这样一首因为战争被得以记载下来。《敕勒歌》是一千五百年前流传于我国蒙古草原上的一首敕勒族民歌。它之所以能够千古传唱于江河南北,实与南北朝时期发生在稷山县的玉壁之战有关。

公元542年、546年,均为东魏攻打西魏要塞玉壁,而引发的战争,其规模和残烈程度,超乎寻常,玉壁之战成为中国古代战役中的经典之战。在此历史大背景下,著名的《敕勒歌》得以问世。歌词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族勇将斛律金,高声唱起雄壮豪放的《敕勒歌》,撼山振林,声遏流云。高欢随着曲调,一起吟唱,泪水与悲伤一起涌上心头。三军将士,好象回到壮阔美丽的故乡,群情为之振奋。高欢于第二年正月病逝,《敕勒歌》也因此成为他金戈铁马生涯里的绝唱。这首诗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由此可知《敕勒歌》在当时所产生的效果之大。也正由于这首民歌在玉壁之战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才使它步入青史,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历史的时针,静静走过一千五百多年。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悲壮的《敕勒歌》里,领略到东魏将士对家乡的爱恋之情,对战争失败、民族存亡所寄托的哀思。

(六)历代诗人咏玉壁

据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现存碑碣记载,北朝至清代有很多知名的文人学士,对稷山县境内的玉壁故城赞咏不已,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玉壁秋风”是稷山古八景之一,历代河东官民、文人赞咏不已,引为佳话。此景在稷山县城西南6公里的柳沟坡上。那里是玉壁城遗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时期,东、西魏曾在此列阵作战,死伤将士最多,战争十分惨烈。每到寒露、霜降的深秋季节,遍地草木均因下霜而败叶纷纷,唯独玉壁城遗址及周边,仍草青叶绿,不见霜色。人们盛传说,这是当年战死者“英雄敌忾,不即湮灭,千载之下,勃然犹存”,使秋霜不忍袭玉壁。

明代御史宋仪望巡查河东时路过玉壁,吟《玉壁秋风》志其此景:“轺车转入稷山城,城畔犹传玉壁营。战骨只留荒冢在,萧箫落水尽悲声。”诗中抒发出诗人对战争的严酷,而流露出伤天悯怀之情。

明代参议梁纲,作诗《玉壁秋风》曰:“城高玉壁入秋冥,万木迎霜色尚青;为有军兴千载上,故分协气入生灵。”其佳作就是对“玉壁秋风”,这一景的真实写照。

清道光年间稷山县令李景椿作《玉壁秋风》:“玉璧森森武库环,当年坟垒亦雄关;而今忽听秋风起,势捲长河水一湾。”全诗明快流畅、思古喻今、情感深邃、才华横溢、胸襟豁达。同时,也生动描绘出玉璧故城和汾水间的深秋景象。

(七)玉壁之战的历史影响

东、西魏之间为争夺河东战略要塞“玉壁”爆发的“玉壁之战”,这一战严重地挫伤了东魏的军威,并劳师丧众,元气大伤;直至后来北齐禅代,二十余年之内未向西魏及北周发动大规模进攻。西魏著名军事将领韦孝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韦孝宽率领的西魏军取得了“玉壁之战”的胜利,使东、西魏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转折,不但扭转了东、西魏对峙交战的局面,也改变了“东强西弱”的战略格局,还最终影响到了南北朝后期中国历史的走向。后来以西魏为基础建立了北周,又以北周为基础建立了隋,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统一。

玉壁之战中,东魏丞相高欢和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所属兵力分别从空中、地面、地道进行立体攻战和防守,使用水、火、布幔、战车、藤甲、箭弩等武器,同时采取了军事进攻、政治瓦解等战术。玉壁之战攻守双方将我国古代兵法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实了古代同类战争研究考古发现的内容,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战略战术,彰显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兵法及军事科学的博大精深。由此,可以见出玉璧之战及玉璧城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战略地位。


延伸阅读:

玉壁刺史王思政

王思政,生卒年不详,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古县村)人。相传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的军事家,一生的活动主要在北魏末年,东、西魏对峙时期。

高凉郡高凉县在大统三年(537)沙苑之战前,为东魏所有。沙苑之战后,高欢逃归晋阳,西魏兵抵晋州(今山西临汾),高凉郡地被西魏占领。此后西魏、北周在河东地区西北部的统治区以高凉郡---勋州为主,即今山西稷山、河津两县在汾河以南的辖境,另在汾河北岸的一些地点,建立戌所,与东魏、北齐对峙。大统四年(538)河桥之战西魏失利后,宇文泰被迫对河东地区的防御部署进行调整,接受王思政的建议,放弃汾水以北的领土(即正平郡、汾州等),在玉壁渡南岸筑玉壁城,随后高凉郡治及县治移到玉壁,作为南汾州(侨置)的治所。

玉壁原为汾水下游一处渡口,北魏时期曾在此设置关卡。由此地渡河后南行,有穿越峨嵋台地的隘路,可以通往汾阴(今山西万荣),到达运城盆地的北部。在玉壁筑城设防,能够阻断这条进入盆地的通道,保护河东腹地的安全。

玉壁城的位置在高凉(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十二里峨嵋坡上,临汾水南岸渡口。见《元和郡县志》卷12《河东道一•河中府•绛州•稷山县》:“玉壁故城,在县南十二里。后魏文帝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自镇之。”又见《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平阳府绛州稷山县》:“玉壁城,县西南十三里,西魏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以玉壁险要,请筑城,自恒农徒镇之。宇文泰从之,因以思政为并州刺史,镇玉壁。”

西魏大统四年(538),王思政随宇文泰进攻洛阳,在河桥被高欢打败,大将高敖曹等战死。王思政遂下马迎战,手执长矟、左右横击,冲锋陷阵,东魏将士为之夺气,但终因寡不敌众,受创昏倒阵前。王思政久历战场,每战都身着破衣弊甲,敌军打扫战场,见他非将帅行装,故未予俘杀。当晚,部下雷五安夜往战处哭寻,正好王思政苏醒,雷五安遂割衣为其包扎创伤,扶他上马回营,王思政遇难不死,以功迁为并州刺史。不久王思政受命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

西魏大统八年(542)十月,高欢率大军围攻玉壁,具体兵力不详,但据《资治通鉴》卷158记载,其规模巨大,“入自汾、绛,连营四十里”。《平阳府志》另载:“东魏高欢围西魏儀同三司王思政于玉壁城,欲以致敌,西师不出。十二月癸未,欢以大雪,士卒多死,乃还”。高欢初攻玉壁以失败撤退而告终。王思政坚守玉壁粉碎了高欢西进的计划。此后并州(治玉壁)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并推荐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

王思政戎马—生,不仅其勇略策谋为时人称许,而且他的高风亮节也堪为后世楷模。王思政在任荆州刺史时,工匠修城廓出黄金30斤,密送给他,次晨王思政悉数将黄金上缴,说:“人臣不易有私。”王思政屡建大功,不受显职,平时又不营产业。宇文泰曾赐给他一处田园,王思政出征后,家人在园地上种了桑果,王思政回来后大怒,命左右拔而弃之。平时对其部下却悉加抚慰,所以他在长社城以8千人抗击东魏20多万大军长达一年的进攻期间无一人叛离,足见其得人心。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好马亦有失蹄时,549年5月,掌权的高欢长子高澄亲率大军十余万进攻颍川,高澄亲临前沿阵地督造土堰,重新聚水攻城。时西风突起,河水随风入城,北 面工事被冲毁,东魏将士趁势入城。高澄对城中人说:“有能生致王大将军者,重赏封侯,若大将军身有损伤,亲近左右皆斩。”最终王思政因为敌众我寡,加上城池被淹,遂据土山告众曰,“吾力屈计穷,唯当以死谢国。”遂仰天长哭,左右随之号恸。王思政面西再拜,欲自刎,都督骆训对他说:“公常语训等,但将我头降,非但得富贵,亦是活一城人,今高相既有此言,公岂不哀城中十卒也。”力阻思政自杀。高澄遂派常侍赵彦赴土山接纳王思政,高澄以其忠于职事,礼遇甚厚。王思政见到高澄后,言辞激昂慷慨,高澄则认为其忠心可嘉,并没有杀他,而是优待他,其去世厚,追赠兖州刺史。

王思政此人远不如同时期的八柱国,韦孝宽以及东魏的一众名将知名,但是其知人善任,忧公忘私的品格即便是到了敌对阵营也能受到敌方尊敬,可算是名将典范,即便是最后投降,也没有丧失其忠义本心。奇怪的是在《北史》《周书》都有其列传,但是对于其生卒年月都无从记载,其起于跟随北海王元颢率军征讨关中万俟丑奴、宿勤明达之乱,并且被魏孝武帝赏识,最终颍川城破投降。他的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但是却战功卓著,名声在外。这里想用《周书》中对于王思政的评价做结,我想,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吧!

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及乎策名霸府,坐镇颍川,设萦带之险, 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率疲乏之兵,当劲勇之卒,犹能亟摧大敌,屡建奇功。忠节冠于本朝,义声动于邻 听。虽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于百世矣。(刘彦俊 宁一介)


南北朝第一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军事家、战略家,谥襄公。 他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尉迟迥叛乱。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去世。

别称名宽、一名叔裕
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
民族汉族
官职大司空、上柱国
封爵山北县侯、开国公、郧国公
追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

早年经历
韦孝宽原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自小便用他的字作名。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他二十岁时,遇到萧宝夤在关中发动叛乱,于是他前往都城洛阳,请求朝廷让他作为大军的先锋前去平定叛乱。朝廷很欣赏他的这种行为,便任命他为统军。

随军西征
韦孝宽随冯翊郡公长孙稚挥师西进,每次作战,都有战功,被任命为国子博士,代理华阴郡太守的职务。
恰好侍中杨侃担任大都督,出京镇守潼关,让韦孝宽做都督府司马。杨侃对韦孝宽的才干感到惊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永安年间,朝廷任命韦孝宽为宣威将军、给事中,不久又授予他山北县男的爵位。

巧用离间
北魏建明二年(531年)到北魏中兴二年(532年),韦孝宽为都督,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襄城,因功任析阳郡守。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关系甚好,而且政绩出众,被荆州吏人称为联璧,传为美谈。

北魏孝武帝初年,韦孝宽以都督的身份,单独镇守襄城。北周文帝宇文泰从原州(治高平城,及今宁夏固原县)进军雍州,命令韦孝宽随大军前往。等到攻下潼关后,当即任命他为弘农郡太守。后随宇文泰俘东魏大将窦泰,兼任行台左丞,统辖宜阳郡兵马,与独孤信入守洛阳。又与宇文贵、怡峰应接颍州义徒,于颍川大破东魏将任祥、尧雄。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十一月,韦孝宽攻克东魏豫州城,俘获豫州刺史冯邕。又参与河桥之战,西魏军作战不利,时边境骚乱,宇文泰令韦孝宽以大将军行宜阳郡事。不久,迁南兖州刺史。同年,东魏将段琛、尧杰再次攻占宜阳,派扬州刺史牛道恒鼓动招诱西魏边境的百姓,韦孝宽为此深感忧虑。于是派间谍寻求到牛道恒的手迹,让善于模仿笔迹的人伪造了一封牛道恒给韦孝宽的信,信中说到牛道恒归顺的意图,又假造了灯灰烤焦的痕迹,就像这封信是在灯下书写的一样,又让间谍回头把这封信送到段琛的军营中。段琛得到这封信后,果然怀疑牛道恒。牛道恒所策划的事情,都不被段琛许可。韦孝宽知道敌方已经离心,相互牵制,于是天天出动奇兵突然袭击,终于俘获了段琛和牛道恒等人,崤山、渑池一带于是安定了。

西魏大统五年(539年),韦孝宽进爵为侯。大统八年(542年),转晋州刺史。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八月,并州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并推荐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兼摄南汾州(故治及今山西吉县)事,进授大都督。
玉壁攻守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倾山东之兵自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出发,向西魏大举进攻。玉壁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南,处于汾水的下游。西魏设在这里的要塞对东魏的晋州威胁很大,所以高欢决定先攻玉壁。九月,东魏军连营数十里,包围玉壁,以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据城固守。

十月,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城上先有二楼,韦孝宽缚木加高城楼,令始终其高于土山,并多备战具以御之,使东魏军不能得逞。高欢派人对城中说:“纵使你把楼架到天上,我也会穿过城去捉拿你。”东魏军于是改变战术,在城南挖掘10条地道,又用“孤虚法”,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北城向来是天险,韦孝宽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即将其擒杀。韦孝宽又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还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东魏士卒被烧得焦头烂额。东魏军又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虽有排楯,也无法抵挡。韦孝宽便用布匹做成帐幔,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东魏军又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把锐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东魏军又转用地道,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东魏军尽用攻城之术,但皆被韦孝宽所破,而且还守城有余。高欢攻城不克,后派人劝降也没有成功。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惊惧,高欢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西魏文帝元宝炬特派殿中尚书长孙绍远、左丞王悦前去慰问,并晋升韦孝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忠郡公爵,以奖其守玉壁之功。

进攻南梁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韦孝宽任雍州刺史。此前,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设置一个土堠(古代在路侧堆起的土堆,用来标记里程),但一下雨,土堠就被损坏,所以经常要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免去不断修复之劳,又让行人得以在树下乘凉休息。朝廷闻知此事,很是赞赏。于是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九月,韦孝宽以大将军的身份与柱国大将军、燕国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等领兵5万进攻梁朝。十一月,攻克江陵(今属湖北),韦孝宽因功被封为穰县公。回军后,韦孝宽拜尚书右仆射,赐姓宇文氏。西魏废帝四年(555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命韦孝宽还镇玉壁。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就是后来的孝闵帝,国号周,史称北周。韦孝宽官拜小司徒。明帝初年,韦孝宽升麟趾殿学士。

与齐谈判
武成二年(560年),宇文邕即帝位,为北周武帝。周武帝以韦孝宽在玉壁之功,于玉壁置勋州,并任命韦孝宽为勋州刺史。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两国彼此往来互通贸易。晋公宇文护认为两国相战已久,互不往来,而且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皆在北齐,此时北齐忽然派人来求交易,所以怀疑北齐别有用心,于是派司门下大夫尹公正到玉壁,与韦孝宽商讨对策。韦孝宽于是在郊外设置供帐,派尹公正接待使者,并谈及皇姑和宇文护母亲的事情,北齐使者对于此事很是和颜悦色。当时有汾州胡人抢掠到关东人,韦孝宽将其全部放还,并致书北齐,同意两国之间的交易,北齐也派人将皇姑和宇文护的母亲送回北周。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闰九月,韦孝宽进位柱国。当时,晋公宇文护欲东讨北齐,韦孝宽认为不可,并派遣长史辛道宪前去劝阻,但宇文护并未采纳。周军出师后,果然不利。后来孔城被攻陷,宜阳被围,韦孝宽对将帅们说应该赶紧在华谷和长秋筑城,以杜绝敌人的野心。韦孝宽于是画地形,劝说宇文护依计行事,但宇文护不采纳韦孝宽的建议,此事遂作罢。次年三月,韦孝宽进封郧国公。

攻陈淮南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周武帝欲灭北齐,统一北方。二月,韦孝宽上书陈三策。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伐北齐时,路过玉壁,察看御敌之所,深为叹羡。韦孝宽认为自己熟悉北齐虚实,便请为先锋。但周武帝认为玉壁为军事重地,非韦孝宽无人能守,所以没有同意。后及赵王宇文招率兵伐稽胡,与大军成掎角之势,周武帝才让韦孝宽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做接应,韦孝宽攻克北齐四城。周武帝平晋州后,仍让韦孝宽镇守玉壁。后因为韦孝宽年老,于是诏命随驾还京。五月,韦孝宽拜大司空,出为延州总管。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去世,宣帝继位。九月,韦孝宽进位上柱国。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二月,韦孝宽为徐兖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九月,宣帝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领行军总管宇文亮、梁士彦等攻陈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十一月,韦孝宽分遣杞国公宇文亮自安陆攻黄城,郕国公梁士彦攻广陵,自己率军攻打寿阳。陈帝陈顼命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军事及其他将领一起,率军抗击周军。不久,韦孝宽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宇文亮攻克黄城,梁士彦先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继取霍州(今安徽霍山北)等地。陈军难以抵挡,遂将南、北兖、晋三州以及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山阳(今江苏淮安)、平阳(今江苏宝应西)等九郡民众徙往江南。周军乘势攻下谯州(今安徽蒙城)、北徐州(治燕县,今安徽凤阳东北)。至此,长江以北土地皆入于北周。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三月,周军回师,至豫州时,宇文亮谋反,准备突袭韦孝宽,兼并其众。宇文亮的部下茹宽知道此事后,告之韦孝宽,韦孝宽于是暗中设伏。宇文亮于夜间派数百骑前来偷袭,韦孝宽将其追斩。

平定叛乱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位高素有声望,恐有异图,于是就以会葬北周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想要举兵讨伐他。不久便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同年六月,皇帝下令出动关中军队,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向东讨伐。七月,军队驻扎在河阳。尉迟迥任命的仪同薛公礼等人围攻怀州,韦孝宽派兵打败了他们。又进军驻扎在怀县永城桥的东南。那座城既已处在要塞地带,城墙坚固,尉迟迥又已派兵把守它。众将士认为这座城处在要害,请求先攻占它。韦孝宽说:“城虽然小但是很坚固,如果没有攻下,那么会削减我们的军威。如果我们打败了他们的主力部队,这座小城里的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于是带领军队驻扎在武陟,大败了尉迟迥儿子尉迟惇的军队,尉迟惇快马逃到了邺城。尉迟迥亲自出战,韦孝宽又打败了他。尉迟迥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小城中的士兵全部在游豫园被活埋。对还没有降服的地方,韦孝宽都根据具体情况征伐他们,关东于是全部平定。

十月,军队胜利回到京城。十一月,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

主要成就

抵御东魏
巧战潼关
韦孝宽在年纪轻轻之时,就显示出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西魏文帝年间,他一直率军在边境与东魏作战,而且“每战有功”。周武帝即位后,韦孝宽也是他手下重要的戍边将领。

韦孝宽在战争中勇谋兼备,善于以巧胜敌。东西魏之间的潼关之战就是一例。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正月,东魏统帅高欢率十余万军西征,兵临黄河,威逼潼关,高欢搭起三座浮桥准备强渡黄河。西魏统帅宇文泰率军前出潼关拒敌,部众仅一两万人,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宇文泰决定采取出其不意、击敌要害的战术。为了欺骗敌人,他自己大张旗鼓地返回长安、声言援助陇右战场,而把主力交给年仅二十八岁的韦孝宽指挥,命他集中兵力,消灭东魏的前锋主力窦泰的部队。


韦孝宽领命后率军进至潼关地区的小关。经侦察确定利用小关沟深树密的特点设伏。待作好准备后,窦泰已经率部渡过黄河。韦孝宽派出少数兵马前往迎战,佯装败逃把骄横的窦泰部引入西魏军队的埋伏圈儿。待敌人中计之后,韦孝宽死死封住敌人的退路,在西魏其他部队的支援下,全歼窦泰部队。因为事变突然,歼敌时间短,东魏统帅高欢虽然得知窦泰中了埋伏被敌包围,但却来不及渡河解围了,致使窦泰部众遭彻底覆灭之灾。西魏潼关战役的胜利,韦孝宽当居首功。

智胜高欢

韦孝宽因功不断升迁。西魏大统八年(542年)韦孝宽被派驻守王壁(今山西稷山境内)。这是一处战略要地。大统十二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倾国之兵攻打玉壁。攻下玉壁,东魏可长驱直入西魏境内。东魏大军连营数十里,声势浩大,军威雄壮。韦孝宽奉命坚守玉壁。东魏军队依仗兵多势众,堆起土山,企图居高临下向玉壁城中的西魏军队攻击,但韦孝宽却以木代土,在城中搭起木楼,超出敌人土山的高度,使高欢的第一招失败。

东魏军队挖地道,企图通过地道进入城中,地道分四路二十一道。韦孝宽针锋相对,他立即命土兵挖壕沟,城外挖地道的东魏士兵,每当挖至沟壕之处就遭西魏兵将擒杀。东魏高欢发怒,增派士兵钻入地道,企图强行攻入,韦孝宽立即命士卒在地道口堆起柴草,又用风车对准洞口吹风,把浓烟排入洞中,使钻入地道的东魏士兵被烟熏死。高欢第二招又告失败。

高欢又生新计,命令部众绑起草捆,灌入油脂,点燃火焰,抛入城中,企图烧毁城中建筑,但韦孝宽立即命人制作众多铁钩,挂于城墙外围,草捆向城中投掷时,统统被铁钩挂住,燃于城外,高欢的第三招仍告失败。

高欢苦战五十余天,智穷力尽,营中发生传染病,由于连日劳苦,士兵战死、病死者高达七万余人,损失总兵力的近一半。高欢无计可施,只好乘夜撤军而去。韦孝宽以少量军队坚守玉壁,保卫了边境的安全,挫败了敌人的西进企图。朝廷嘉其功,特授大将军职。

治军策略

韦孝宽善于掌握人心,从间谍、士卒到皇帝,对他都很信任。韦孝宽镇守边城,善于抚慰边民,尤其注意不使士卒侵扰对方的百姓。不仅如此,他还用重金收买了许多北齐的人充当间谍。凡有事需要这些间谍去完成,他们都愿意替韦孝宽效力。所以,韦孝宽守边,北齐的重大行动、出兵计划、朝中变故等,他都能及时得知。韦孝宽任用的间谍不仅能通风报信,也能做大事。

韦孝宽深得周武帝的信任。周武帝一心想消灭北齐,韦孝宽献上三策:第一策是:欲出轵关,厚集诸军,百道齐发;第二策:欲广储蓄,募勇悍以观变;第三策:欲结邻好,待时而动。这些策略多被采纳。

家庭生活

儿子

韦总,字善会,聪敏好学,位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纳言、京兆尹。后战死并州,时年二十九岁。赠上大将军,追封河南郡公,谥号贞。韦总儿子韦圆成,后袭爵郧国公。

韦寿,字世龄,位居京兆尹,凭借父亲的军功赐爵永安县侯,拜仪同三司,进封滑国公,历任恒、毛二州刺史,颇有能名。因为身患疾病,后死于家中。谥号定。仁寿中,隋文帝为晋王昭纳他的女儿为妃,其子为韦保峦。

女儿

韦孝宽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韦长英,另外一个未留名。

韦长英,封普安郡公主,嫁开府、少保、新蔡郡开国公解斯恢。

韦氏,嫁湖州刺史皇甫道,生皇甫绩。

侄子

韦艺,任魏郡太守。


轶事典故

传谣杀敌

北周韦孝宽为人多智善谋,善于使用间谍,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他从北齐收买过来的间谍,都很尽职。北齐有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叫斛律光,能征善战,英武无畏。韦孝宽为了除掉这个敌手,先叫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的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歌谣里的百升暗指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皇室姓高,歌谣中的“高山”.影射北齐王。“槲树”影射斛律光。这两句歌谣的意思是说:斛律光想要当皇帝,北齐将要垮台了。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京城邺(今河北临漳)。当时任北齐宰相的祖珽,恰与斛律光有私仇。祖埏见有这样的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小孩子在大街小巷传唱,传得满城风雨,然后将情况汇报给北齐后主高纬。后主不辨真伪.怀疑斛律光要造反,立即下令杀了斛律光。韦孝宽没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一名劲敌。

摆筵脱身

隋国公杨坚被封为左大丞相后,权大震主,野心勃勃。相州总管尉迟迥看出杨坚心怀叵测,想出兵攻打他。杨坚也觉得尉迟迥对自己存在威胁,就派亲信韦孝宽去替换尉迟迥。韦孝宽素知尉迟迥的为人,深知此行可能遭到不测,故而边赶路边思索应对之策。尉迟迥果然对韦孝宽来替换自己十分不满。准备致韦孝宽于死地,于是派人去催促韦孝宽上任。韦孝宽假托有病,故意行程缓慢,拖延时间,并派人以求医找药为名,去尉迟迥所在地暗中探察情况。当时,韦孝宽的侄子韦艺任魏郡太守,受尉迟迥统领,两人结为死党。尉迟迥派他催促韦孝宽上任。

韦孝宽知道尉迟迥心怀鬼胎,便追问韦艺此行的真实目的,见韦艺不肯说实话,便以死相威胁。韦艺胆小,只得吐露真情。韦孝宽意识到尉迟迥很快就会派人来追杀他,便立即西逃。在逃与追的过程中,韦孝宽使出了一条妙计。他根据尉迟迥好酒贪杯的毛病,来了个盛宴滞敌的对策。韦孝宽每到一驿站,都对驿站的管事说:“蜀公尉迟迥大人将要到来,你们赶快准备好酒好菜迎接他。”并在临走时将驿站的好马全部牵走。尉迟迥果然派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带着几百人马来追韦孝宽。他们看到每个驿站都有好酒好菜招待,还以为尉迟大人威震四方,连驿站也诚惶诚恐,庆幸自己口福不浅,哪知道这是对手备下的酒肉计,当下便尽情地吃了一顿又一顿,这样就大大地迟滞了追击韦孝宽的时间。当他们酒足饭饱,准备换马时.驿站的好马又都被韦孝宽带走,他们只得慢慢地行走。韦孝宽则趁机逃得远远的。

后世纪念

韦孝宽墓志,刻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于199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韦曲镇北出土,后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此墓志正方形。志盖篆刻“周上柱国郧襄公墓志”9个字。志石边长69厘米、厚10厘米,楷书40行,每行40个字。笔力瘦劲秀逸,富魏晋风韵,惟末5行字挤而小,每两行又留有单独的3个字,字迹也很是潦草。韦孝宽墓在慎名墓东北约4公里的凤栖原上。

后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及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韦孝宽。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韦孝宽亦位列其中。

玉壁之战遗址开发项目


《玉壁之战》视频:请复制粘贴链接
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m3207psnlh5&playtime=00:09&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到浏览器地址栏访问观看。

*******************************************************************************************************

咏叹兴化寺

可叹遗迹成悽草,

何日又能复人间。

国宝壁画寄他乡,

何时才能返故里?

(刘彦俊 宁一介)


网上卡片小资料:

请把下面这个链接稷山的水月观音住在美国波士顿(2021—33)https://www.meipian.cn/3nqqjhn9?share_from=others&share_to=other&user_id=76240873&uuid=2a2f642c8d45216a99dcd978833bfb91&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76240873&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4260469182a287865aefc2355428ccfd&um_rtc=8a9a7e567fa36b357e8b10f3cd651fad&from=other 复制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然后点击“确定”按钮或键进行阅读,相信,阅完该文后,对于每个有良知和家乡情结的稷山人来说,心中都一定会萦起缕缕乡愁和感伤。

请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赏阅“后稷研究专家”黄建中先生的另一篇移笔转陈“过去曾一直被稷山人民视为家乡之标志的地标性建筑——稷山塔”的气贯长虹之力作:《773岁的稷山塔为何被拆:揭秘稷山塔前世今生》。该文同样是一篇理性中肯充满着浓浓乡情、万千感慨、满满正能量和积极向上力量的上乘文章,语言流畅,逻辑缜密,说理透彻,使人不由得一口气读完全篇。



历经千年震摧火炼不为撼动的

稷山土雕大佛


《千年河东》-国保 稷山大佛寺(高清视频):请复制粘贴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OitjeztrrGy5Y8r4GtlSw到浏览器地址栏访问观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稷山县土雕大佛,历经千年沧桑,饱受风雨、灾害和战乱洗礼淬炼,始终固若金汤、巍然屹立、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从容面对,说它是“侠骨柔情和外刚内柔金钟罩”亦不过分。


姑射山上发现的亿万年前遗世孤品——炭化木化石

北阳城火神庙弹痕墙壁


声明:本图文内容除署名外,其余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

(提示:本图文为系列篇章。以上为第一章。如若有兴趣继续阅读,请进入今日头条号“拙文”接着读第二章《后稷故里》,谢谢!)

标签: # 多少钱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