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市的温泉有多少度(距离江津最近的温泉)

04-18 房产 投稿:雾月
江津市的温泉有多少度(距离江津最近的温泉)

今年1-11月,江津区港口码头接收、转运、处置船舶固体垃圾248.199吨,生活污水15916.004m³,油污水248.567m³。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8日6时讯(记者 李华侨)12月21日下午,“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五周年”报道团来到江津滨江路,大批的红嘴鸥正在几江长江大桥附近觅食嬉戏,悠游翱翔。市民在一旁拍照、观赏,热情地欢迎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红嘴鸥的到来得益于生态的持续向好,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江津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挥重庆“上游”生态大屏障带来的优势,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高标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大批红嘴鸥的到来得益于生态的持续向好,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友”来——

穿越大半个中国 “新朋友”红嘴鸥来过冬

近段时间,江津区几江沿岸的水面,大批红嘴鸥在几江长江大桥附近觅食嬉戏,悠游翱翔。

“看效果·大江奔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五周年”报道团也正好目睹了拍照、观赏红嘴鸥的和谐画面。只见一只只“精灵”扑腾翅膀,争相抢着市民扔出的食物。不远处的几江长江大桥倒映水中,红嘴鸥翻飞天际。美不胜收的生态景象令人驻足观赏,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大批红嘴鸥在江津区几江长江大桥附近觅食嬉戏,悠游翱翔。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江津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红嘴鸥,最近还常有红胸秋沙鸭出没。据了解,红胸秋沙鸭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5至7月,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区,也栖息于无林的苔原地带水域中,非繁殖期主要牺息在沿海海岸、河口和浅水海湾地区。红胸秋沙鸭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秋沙鸭,但近来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需要加强保护。

“今年,红嘴鸥和红胸秋沙鸭同时出现在江津并非偶然。”该负责人表示,江津地处三峡库区尾端,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津区坚守生态底线,践行绿色理念,坚持不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好“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各项要求,筑牢了母亲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并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大批市民在江边拍照、观赏,热情地欢迎这群特殊的“客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水清——

推出免费“船舶公厕” 集中转运船舶垃圾

特别的“朋友”远道而来,选择停留在江津段的江面做客,这也和长江沿岸生态的持续改善密不可分,如今流经江津的长江水碧波水清,而以前并不是这样。

“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塑料制品……以前在江面上经常都能看到,有时夏天路过,还会闻到一股恶臭味。”市民周女士感叹道,“不过好的是,这几年来,码头附近的环境好了很多,除了两岸植被丰盛了以外,垃圾是几乎看不到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在江津区滨江路一处码头附近,一艘挂着“江津区船舶垃圾公益接收点”横幅的“环保3号”船舶正在作业。自去年6月“上岗”以来,“环保3号”这艘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可以说是一刻也没有闲着。江津区港航事务中心副主任郭旭介绍,今年1-11月,全区港口码头接收、转运、处置船舶固体垃圾248.199吨,生活污水15916.004m³,油污水248.567m³。

郭旭介绍,过去,由于船舶污染物接收场所少,污水处理经常存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再加上接收点向排污船舶收取费用,因此便出现了污染物被偷排进水体的现象。船舶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不仅污染水质、破坏生态,还会影响江河本身的调节功能,给河流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渔业生产等带来严重的危害。

“我们在境内水域共设立了4个船舶污染物公益接收点,用以接收长江水域过往船舶的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和油污水,并进行集中转岸处理”郭旭介绍,除了“环保3号”外,其余三个船舶垃圾公益接收点分别位于长江江津段境内的石门、珞璜、德感码头,共涵盖水域127公里。有了这些公益接收点,船舶就相当于有了“免费公厕”,既节约人力成本,又有效减少了船舶污染物的偷排乱排。

转岸后的垃圾将去往哪里?郭旭表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垃圾交到垃圾处理站,油污交给具备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规范处理。此外,江津区还在在全区19家港口企业推行靠港船舶的固体垃圾和油污水接收,通过系列措施有效助力了船舶污染物“零排放”,促进绿色航运发展。


江津区滨江路一处码头附近,一艘挂着“江津区船舶垃圾公益接收点”横幅的“环保3号”船舶正在作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产业转型——

20多年的长冲渔场关了 璧南河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

在群山之下的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长冲社区的一处郊区,几百亩梯田式鱼池里栽着莲藕,几只白鹭翱翔其间。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年产罗非鱼等苗种1亿尾、商品鱼197万余公斤的长冲渔场。

长冲渔场,曾有69户养殖户、637.61亩鱼池,曾是江津热带鱼良种场。德感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丁昭健介绍,当地有一个关停的煤矿,每天能涌出约8万立方米温泉水。许多人就用温泉水进行热带鱼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到69户养殖户、637.61亩鱼池。

然而,受利益驱使,许多养殖户大量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导致产生的养殖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太平桥河沟,汇入两公里外的璧南河。一度使璧南河两河口和跳磴水质长期为劣Ⅴ类。

江津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张利剑介绍,2019年4月,江津区决定关闭长冲渔场,经过近3个月的攻坚,所有养殖户顺利实现“退渔转产”。

在“退渔转产”的同时,江津区对长冲渔场开展清淤、种植莲藕修复生态等综合治理。通过治理像长冲渔场这样的污染源,2019年7月以来,璧南河相关断面水质逐渐从过去的劣Ⅴ类提升到了现在的Ⅲ类。


“环保3号”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固体垃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毅 摄


“长冲渔场绿色转型工作,区政府已投入几千万元。”丁昭健介绍,下一步还将加大投入,开展长冲渔场生态综合治理。今后将切实抓好招商引资,推进该片区产业转型,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长冲渔场的绿色转型在江津区并非个例,江津区的绿色发展探索也只是重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中,重庆牢牢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标签: # 江津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