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外围买卖比赔多少

08-15 体育 投稿:九公里浅绿
拳击外围买卖比赔多少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邹市明拳击训练基地 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直拳、勾拳、刺拳、躲闪……在上海崇明区的绿华镇绿港村,以奥运冠军、世界拳王邹市明命名的拳击训练基地,拳击运动员正在火热训练。

经过前一晚大雨的冲刷,7月11日上午,热浪稍稍减弱。早上9点,教练张华望拉着队员们,开始一天紧凑的训练,先是绕着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外围跑10公里,回基地后,练有氧、心肺和基本功,下午用沙包和专项实战练习对抗。

“高温天气我们还是正常训练,只不过会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和雪糕之类的解暑冷饮,防止中暑。”张华望说,队员们在这里接受封闭训练,为转型成为职业拳击手做储备,但由于上海疫情反复,他们迟迟不能打比赛,有的队员因经济原因选择退役。

基地内,队员实战练习对抗

高温下的苦训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张华望和队员练六休一,周日休息。七月的天气闷热,训练几分钟,他们就已经大汗淋漓。

张华望和队员们鞋都湿透了,每次训练完,不少人体重都会减轻两三公斤,“脱水太急,身体适应不了”。张华望告诉记者,同样的训练强度,高温情况下,队员们的身体会因脱水失去能量平衡,这时候只能靠功能饮料或者多加点糖饮。

张华望要让队员提高拳击反应速度和观察整理进攻招式。他是国家一级拳击运动员,曾担任乌克兰国家队教练助理、希腊国家队教练助理。2021年,他正式成为邹市明拳击训练基地职业战队教练,带着队员一起追寻“拳击梦”。

老款WBC中国区金腰带

“邹市明在这个训练基地是专门招人打比赛,想培养几个拳王,拿金腰带的拳王。”张华望说,一般能进这里的队员,需要先通过海选,再来到崇明集训,选拔要求除了身体素质达标,年龄要求在16周岁以上。

“每个人的梦想肯定都是拳王金腰带,都是为了金腰带来的。”张华望说,队里年龄最小的名叫王天宇,曾是江苏省常州市队队员,身材高瘦的他打起拳来却是杀气腾腾,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对手,挥舞的双拳虎虎生风,每次击打,嘴里都要发出“嗒嗒,嗒嗒嗒”的喊声。

“苦肯定苦,对抗项目哪个不苦?”张华望直言,训练很考验一个人,但这里能给爱好拳击的选手提供国内较大的拳击联赛平台,也会对队员做出系统的封闭式训练。

训练基地的沙袋

迟迟不能打比赛,有人选择退役

训练时,他们雷打不动隔一天跑8到10公里左右,回来在基地打基本功,“因为拳击不是单纯的挥手,而是体能、力量、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全方面的训练结果。”

张华望介绍,职业比赛主要看更加激烈的对抗、视觉冲击,没人希望看到一打就跑,这种观赏性稍微小了一点,以前的拳击训练相对而言更多是靠得点,现在体制内拳击规则也向职业拳击规则靠拢,“由打点向对抗去变化,看击打效果,打十下头动都没动,身体也没有任何位移,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那我肯定十拳一分不得,如果打一拳,头直往后仰了一下,我就是我得分了。”

张华望

基地去年9月底建设完毕,运动员们陆续抵达。他们在这里接受封闭式培养,为转型成为职业拳击手做储备。

去年11月之前,运动员们一直都在备战CBU职业拳击联赛,地点在上海。由于疫情反复,比赛延期了三次。

他们还在坚持训练。比赛需要同等体重去对抗,有人为此减去十公斤的体重,但比赛一拖再拖,觉得“白白减了体重,”

张华望很想上台再与对手一较高下,他记得自己上一次站上擂台比赛是和一位伊朗的选手对抗。疫情暴发后,两个原本打比赛的队员已经回家了。职业拳击刚开始没有收入,甚至需要家里补贴,一些队员家里经济压力大,又迟迟没有打比赛,就选择退役。

走了的队员空缺还需要重新再选拔,有合适的就会留在队里继续打比赛,崇明拳击基地也要继续承载着更多人的“拳击梦”。

邹市明拳击训练基地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

标签: # 拳击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