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房指的是什么(南房是什么意思)

03-08 房产 投稿:时间证明
南房指的是什么(南房是什么意思)

#国学新知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就是“礼”文化。“礼”本是一种道德规范,然而几千年来,他扎根于中国人的内心,随血液流淌,润泽一代又一代人,内化于心,又由内而外,成了每个人的一种自觉行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品质。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也在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下,从国家层面,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被列入学校的课程,列入考试的范围。因此对传统文化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已然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关注和必要。语文王,将对中国传统文化,逐一梳理,尽量系统和全面的呈现,抛砖引玉,以方便大家学习。

这篇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之“住”》,语文王想先从一个成语说起,他就是大家熟悉却不明白其含义的“登堂入室”。《现代汉语词典》对“登堂入室”的解释是“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个含义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可能还是一头雾水,说不甚清,不免一脸狐疑:”咋是这么个意思呢?“这要从古代房屋的布局说起。“登堂入室”,咋和学问扯上关系呢?《论语·先进》篇:“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孔子说:“子路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固然有孔夫子的证明,我们还是不知“堂”“室”怎么和学问有关。原因是这个样子的。

很早的时候,人们还不会建造房子,都是“穴地而居“。《礼记·礼运》说:“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zēng)巢。”意思是:冬天就住在洞穴里,夏天就住在树上。《易·系辞下》也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说得简单点,就是在地下挖个洞穴,就可以住了,当然有现成的山洞就直接住进去,连挖都省了。现在都这样住,房价一定会降下来了。后来条件好了,人们也能在山壁上,凿成一个“窟窿”“,居于其中,这也是”穴地而居”。古时候管建筑的官员的叫“司空“,即由此而来。再后来,条件更好了,更进步了,人们也懂得享受生活了,能在地面上把土堆积起来,这就是“墙”的起源了。在它的上边架上栋梁作为骨骼,以墙作为肌肉,这就是所谓的“宫室”。这时的居室是“版筑”(建土墙)的,然后架以栋梁(木料),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称建筑为土木工程。这时居室的“空”,不是挖或凿出来的,而是在地面上“架空”的,所以就得开“口”,于是就有了“宫”的象形,意思是开了两个口的建筑。装在建筑上边,通风采光,像冒烟的烟囱,就是“囱”,即“窗”;装在建筑的出入口,可以开关的,像一扇“门板”,就是“户”(甲骨文字形“

”,像一块有转轴的门板),即“门”。至于“室”,“宀”宝盖头”,就是房子的意思,“至”就是“到”,通“倒”,,合起来,意思就是“倒卧睡觉的房屋”。睡觉是一件私密的事,所以要建在私暗,不见阳光的地方,所以也叫“内室““暗室”。把妻子称为“内人“也就”理解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也证明了。明处建的就是“堂”,在“室”的前边,叫“明堂”,也是正厅。所以,登堂入室的程序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这样“登堂入室”的含义就豁然开朗了。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一般人家开两扇门,大户人家,贵族或富商,开四扇门,即外大门、内大门。大门用红色油漆,称为“朱门”,所以用朱门,代指富贵人家,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般百姓的就叫“柴门”,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古代衙门为显示威严、气派,多开六扇门,后遂以六扇门代指官府。以前北京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有老话说:两扇门的不找四扇门的,找了叫高攀;四扇门的不找两扇门的,找了叫下嫁;六扇门就别提了,一般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要是说出来都犯忌讳。门内为庭,即院子,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相步于中庭。“意思是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


从方位上看,坐北朝南者是正房,也叫北房,一般三间,中间是堂,也叫正厅,用于会客,两边叫耳房,有“三房两耳”之称。东耳房一般由年长父母居住,西耳房可做书房,堂后是室,是主人的卧室。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鲁迅的故事。鲁迅故居在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和自己二兄弟周作人“闹掰”之后,搬出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买下了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一个小四合院,作为自己的住宅,同时也把母亲和自己的结发妻子朱安接了过来。正房三间,中间的厅堂作为起居室,活动会客之用,母亲住在东耳房,朱安住在西耳房,鲁迅则住在厅堂后边的“室”内,也叫“老虎尾巴”,并没有和朱安住在一起,可以说,朱安虽嫁给了鲁迅,却一直守着“活寡”,而且,同在一个屋檐也很少交流说话,鲁迅要洗的脏衣服,鲁迅把脏衣服放在室门口的一筐子里,朱安看见了,就拿去洗,洗净晾干后,朱安把衣服整整齐齐叠好,再放回筐子里,鲁迅拿走再换下脏衣服,放进筐子里,如是往复。用鲁迅的话说:“她(朱安)就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想来,这段婚姻对朱安一个女人来说,是很痛苦的吧。

坐东朝西的是东厢房,坐西朝东的是西厢房,一般都是三间。古人在室外以“”西向,即坐东朝西为尊,东厢房由家中的长子居住,所以,在皇宫里,太子的住处叫“东宫”;在室内宴席上,则以“东向”,即坐西朝东为尊,所以,鸿门宴上,项羽东向坐,看出项羽的自高自大,已然把自己当成了老大。西厢房则是次子居住。女儿则是要到后院里住,所以叫“深闺”。与正房相对的是南房,即坐南朝北,所以也叫“倒座房”,则是家中佣人居住的地方,电视剧《大宅门》中黄春的哥哥黄立当了大宅门的护院就住北房。


堂有东西两面墙,称做东序、西序,在这里学习,所以古人把学校叫做“庠(xiáng)序”(凡从“广”,都与房屋有关),堂的南面没有墙,立有两根柱子,叫东楹、西楹,对联贴其上,就叫“楹联”。堂的边叫“廉”,廉很直,所以后代说“廉正”、“廉洁”。现在南方地区那种前后开门的“堂屋”,即来源于堂。堂没有南墙,因而敞亮,于是又名“堂皇”。后来“堂皇”引申为气势宏大之意,也做“堂而皇之”,形容气派很大。


室内有四角,称为隅。《论语·述而》篇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老师讲出室的一角而学生不能联想类推其他三个角,就不再重复指点了。反过来,就是成语“举一反三”。


古人的居所,还可称为“宅”、“馆”、“庐”等。宅既指住宅,同时又包括前后左右的宅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五亩之宅”的说法。馆是比较华丽的住宅,如《藤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庐是极为简陋的住房,类似后代的茅屋、窝棚,《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就是《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草庐”。


古代帝王用土石建筑高台,作为游乐之处。在高台上再建木制的穹顶形建筑物,就是“楼”,比如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黄鹤楼。汉代以后,出现了多层的房屋,也叫“楼”。这样“楼”和现在的差不多了,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只是古代是土木结构,现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古人外出,也要住旅馆、宾馆等,古人把它们叫做逆旅、客舍、传等。如唐朝刘长卿的“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醉”,还有《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廉颇蔺相如列传》 “舍相如广成传”。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广泛。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坐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日本的“榻榻米”,便源于此。

标签: # 指的是什么
声明: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yanghuaiguang@gmail.com